近一時期,不法分子冒充學校、教育廳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助學金發放”、“退學費”等為名實施詐騙,或冒充醫院工作人員和同學等身份謊稱學生撞車、打架等為名實施詐騙,還有的以發布存款短信息名義實施詐騙,同學家長屢有上當受騙。我們提醒廣大師生,根據以下通報的12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及時比照識別,謹防上當受騙。
一、常見的幾種電信詐騙犯罪伎倆
1、"匯款退款"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受害人資料后,以短信、撥打電話或電腦語音提示的方式,冒充學校、教育廳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謊稱要進行助學金發放或退學費等活動。不法分子以方便從銀行ATM機上轉賬操作匯、退費用為由,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存到其指定的銀行卡。
2、"刷卡消費"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手機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如××百貨)刷卡消費5968元等,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號碼咨詢。在用戶回電后,其同伙即假冒銀行及公安局工作人員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要求用戶到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操作,或是根據其電話指引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
3、"虛假中獎"詐騙。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慶典或新產品促銷抽獎為由,通過撥打電話或手機短信通知的方式通知受害人中了大獎,一旦受害人相信后回復查詢,不法分子便稱兌獎必須另外交納所得稅、公證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否則不予兌獎。
4、"低價購物"詐騙。不法分子主要利用受害人貪圖便宜的心理,向受害人發送出售二手車等虛假信息,待被害人想要購買時,不法分子提出必須交訂金、托運費等費用。
5、"匯錢救急"詐騙。不法分子在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員信息后,首先通過反復騷擾或其他手段騙使受害人手機關機,再以醫生或警察的名義向受害人家屬打電話,謊稱受害人發生意外,要求匯錢救急以實施詐騙。
6、"引誘匯款"詐騙。不法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將"請把錢存到××銀行,賬號××"等短信內容大量發出。有的受害人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詐騙信息后,未經仔細核實,就將錢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賬戶上。
7、"網絡視頻及假冒熟人"詐騙。不法分子或者通過網聊、電話交友等手段獲取受害人朋友聯系方式,再通過網絡電話任意顯號手段撥打電話或進行QQ聊天,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向受害人借錢。
8、"彩票特碼"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撥打電話,響一聲即迅速掛斷,在受害人回電后錄音提示:"歡迎致電香港六合彩......香港中心駐......辦事處為廣大彩民愛好者提供手機短信,透露密碼。聯系電話1395983XXX。"或群發短信,謊稱可為彩民、股民提供準確的中獎或內部信息,只需向指定賬戶匯入錢款,即可得到中獎號碼或內線消息,以此騙取錢財。目前此類詐騙在城市已無市場,但在城鄉接合部或農村地區仍有較大的誘騙性。同時此方式的變種已出現。犯罪公子選中獎概率較高的彩票類型,將1000種組合發至不同對象,對與中獎號相同的發信對象實施透碼型詐騙。
9、"猜猜我是誰"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網聊、電話交友等手段獲取受害者的領導、同事或親戚朋友的聯系方式后,通過網絡電話任意顯號手段撥打電話或進行QQ聊天,冒充受害者的熟人向受害者借錢。此處,不法分子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后根據受害者說的人名冒充該熟人身份,并聲稱要來找受害者,當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編造"嫖娼被處理"、"住院急需錢"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
10、"騙取話費"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撥打"一聲響"電話:響一聲即迅速掛斷的陌生電話,一旦受害人回撥該號碼,就產生高額的話費;或以短信形式發送"您的朋友13×××××××××為您點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收聽。"一旦回電話聽歌,就可能會造成高額話費或定制某項短信服務,造成手機用戶的財產損失。
11、"冒充領導"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電話詢問、上網查詢等手段,詳細收集基層企、事業單位以及上級機關、監管部門等單位主要領導的姓名、手機號碼、辦公室電話等有關資料。獲取資料后,不法分子即假冒領導、秘書或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劃撥款項、配車、幫助解決經費困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先支付訂購款、配套費、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帳號,實施詐騙活動。
12、"高薪招聘"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通過群發信息,以高薪招聘"公關先生"、"特別陪護"等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試。當受害人到達指定酒店再次撥打電話聯系時,犯罪分子并不露面,聲稱受害人已通過面試,向指定賬戶匯入一定培訓、服裝等費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設套,騙取錢財。
二、防騙常識
1.告訴家中親人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也許會有人以你在外發生意外情況為幌子,將你的親人哄騙外出,或冒用你的名義騙取財物。接到可疑電話、短信時,應保持冷靜,切勿慌張,與家人、親友多商量,向當地派出所、銀行網點、電信營業網點工作人員當面詢問。
2.詐騙電話號碼多為以"0開頭"的虛假號碼或隱藏號碼,來電顯示為"0019"等開頭的號碼為從境外打來的電話,對此類電話應提高警惕并注意識別,不要相信和撥打不明來電告知的所謂"公安局"、"安全中心"的電話,更不要透露個人資料信息。如遇類似可疑行為可撥打10000等咨詢核實。
3.不法分子通過軟件可以任意設置來電號碼,不要輕易相信來電顯示號碼。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謂的"固定電話"很可能是捆綁了犯罪分子手機的虛擬電話。記住,任意顯號軟件不支持回撥,即使犯罪嫌疑人來電的時候顯示的是110或者10000號,但只要你回撥過去就會打不通,或者轉接到真正的單位。
4.電信和公安系統的電話并非一個總機,若被告知電話可轉接,切莫上當。
5.不要輕易嘗試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銀行業務,如ATM機轉賬或網上銀行功能,如確有需要可咨詢銀行網點工作人員。
6.不要輕易泄漏你的銀行卡密碼。
7. 不管對方是誰,只要問及個人隱私,請務必留神。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時,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賬戶、密碼等隱私情況,如果涉及案件情況必須查詢的,必須出具工作證件及有關法律文書,到相關金融機構查詢。另外,公安民警、稅務局工作人員不會打電話指導被害人如何轉賬、設密碼,公安部門也不可能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
老師同學們,當你們發現以上類似情況,請千萬不要相信,以免上當受騙。并請第一時間與學校保衛科聯系:保衛科:(0668)27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