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我校在階梯教室召開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教職工大會。吳澤波校長、張美紅副校長、李永超副校長、寧駿副校長、蔡茂健副校長等校領導及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出席了大會,吳澤波校長主持大會。
會上,學校各副校長就當前分管的工作做了發言,并對過去一年中所分管的工作作了總結以及對2011年新學期的工作做了重要的部署。
吳澤波校長在大會上也做了重要講話,吳校長首先對2010年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對學校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教學教研改革、招生就業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結合2010年所取得的成績以及2011年學校的工作目標和發展的主攻方向思路作了題為“建設“三個校園”的任務重要講話。講話中要求:
一、建設活力校園。
。ㄒ唬┦盤活學校資產,提高校產活力。主要是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學校財產管理,充分發揮學校財產為教學服務的使用效率;利用學,F有的設備場地發展校辦產業,發揮學校財產保值增值的經濟效益;開源節流,以節約用水用電、節約辦公用品、節約實習材料等為重點,以提高學校財產的利用效率為核心,大力開展創建節約型校園活動。
。ǘ┦創建品牌專業,提高教學活力。要加強教學研究,創建品牌專業,不與人爭大,要與人爭優,以質量求生存,以活力促發展;深化“一體化”教學改革,建設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依托的“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打造精品課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堅持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成人教育與學分制相結合、高級技工教育與大專學歷教育相結合,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辦學模式,大力拓寬辦學領域。
。ㄈ┦開展技能競賽,激發學習活力。強化專業特色,突出技能訓練,建設競賽團隊,以技能競賽促學生學技能掌握技能的積極性;積極開展以各種專業興趣小組為重點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專題學術講座活動,培養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ㄋ模┦深化校企合作,增強校企互動活力。深入探索工學結合、校企聯合、“訂單式”培養的教學模式,形成“校企雙制”、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互動機制;繼續擴大“海信班”、“科龍班”等以企業冠名班級和利用企業“獎學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校企合作制度化;結合我校學生多而實習場地不足的實際,在珠三角地區選擇一些知名企業作為實訓基地,推行學生見習制度,每個學期分年級分專業分時段組織學生到專業對口的企業見習1-2個月,把理論課堂和實習課堂一起搬到企業,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提前感受職業崗位對專業技術的需求和企業文化氛圍,打造校企無縫對接平臺;實行教師到企業見習制度,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技術技能水平,使教師進一步了解企業需求,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二、建設人文校園。
。ㄒ唬┦加強內涵建設。主要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強化科學管理、制度建設和效能問責,提高辦學治校能力,建設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素質高、善于教研、勇于創新”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抓服務育人,推行星級班主任制度,深入開展以教風、學風和校風為主的“三風” 建設活動,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以打造環境文化為核心創建校園文化,做到校園環境優美,人際關系和諧,學習氛圍濃郁;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打造校園文化特色,提升校園文化層次,使校園具有鮮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氣息;以文體活動為核心創建校園文化,形成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豐富師生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文學社、音樂協會等社團為載體,通過校廣播站、校園網、校報、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向學生輸送積極健康的文化大餐,增強學校文化軟實力,努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ㄈ┦加強傳統道德文化教育。繼續開展“創建文明校園”、“傳統道德教育月”、“校風校紀整頓月”、“專題讀書月”和“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五大主題教育活動,利用校會、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流動紅旗”評比、文藝晚會、“優秀學生”評選等多種形式,不斷強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針對學生實際,不斷創新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內容,要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指導學生選修、解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經典詩文;積極開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鞏固學生的精神食糧,促進和諧校園建設。“五一”前夕,學校將組織舉辦以學習上述經典詩文體會、心得、感悟為主要內容的文藝晚會,請團委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準備,爭取演出一臺生動活潑的、形式多樣的、內容豐富的、雅俗共賞的,能充分展現我們學校風采和形象的文藝晚會。
三、建設幸福校園。幸福是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不同人群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幸福觀。從總體上講,幸福是人對客觀存在的一種描述,是對主觀意愿的一種感覺,層次和內涵都很豐富。從層次上看,從低級到高級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解決基本溫飽,第二層次是消除后顧之憂,第三層次是獲得社會尊重,第四層次是實現自我價值;從內涵上看,可以分為十個方面,即收入需求的滿意感、工作事業的成就感、生產生活的舒適感、精神生活的愉悅感、社會活動的安全感、參與社會的自豪感、人際關系的和諧感、利益調節的公平感、訴求表達的順暢感和穩定就業的歸屬感。就學校而言,建設幸福校園,就是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ㄒ唬想方設法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讓教師樂教,努力提高師生的幸福指數。一是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創建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如:改造擴建運動場所,綠化美化校園;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逐步安裝教室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建設實訓樓,以緩解我校學生多而實習工位不足的矛盾,進一步提升實訓能力。二是在保證工資正常發放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待遇。三是大力提高后勤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管理,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的后勤保障,從本學期開始向全校教職工提供免費早餐。要加強對飯堂的管理,把飯堂建成師生優閑舒適的場所,把飯堂作為學校的一個品牌去建設,把飯堂作為學校招生宣傳的一個亮點,全體教職員工都要全力支持飯堂建設,積極引導學生到飯堂開飯,確保學生安全。四是進一步加強保安值班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平安校園。五是大力營造溫馨和諧“家”的幸福氛圍。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宗旨,全方位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堅持“以人為本”,關心教職工的前途命運、事業發展和思想生活,幫助教職工排憂解難,大力營造溫馨和諧“家”的幸福氛圍。
。ǘ要抓好招生就業工作,為建設幸福校園提供保障。一是抓好招生工作。招生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要在招生政策、招生隊伍組建、招生思路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繼續發揚“不等、不靠、不怨”的招生精神,尤其要發揮中層以上干部在招生工作中的帶頭示范作用;繼續將招生任務分解下達到每個教職員工并與全年的獎金福利掛鉤,充分調動大家招生的積極性,努力破解招生難題,千方百計完成招生任務。二是抓好就業工作。出口決定入口,出口暢入口旺。建立就業服務長效機制,不斷克服就業壓力,創新就業思維,拓寬就業渠道,建立一批穩定的就業基地,做好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提高就業質量,確保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用人單位稱心;加強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培訓,開展以誠信敬業和“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適應我市的發展需要,主動與本地工業園區對接,為本地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吳校長指出,2011年,學校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在新的一年里,全校上下要團結一致,協力共為,搶抓機遇,堅持推進學校發展不動搖、不懈怠,想盡千方百計,克服一切困難,實現學校各項事業的新發展,要實現“三個校園”建設的目標,大家務必要增強信心、扎實工作、團結一致,大家都要來搭臺唱戲,做導演、做演員,不要做觀眾、作評論、看熱鬧、老埋怨、刮冷風。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務實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所在。圍繞“三個校園”建設目標,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從當前手頭上的工作做起,只要我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學校發展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大會在歡快氛圍中結束。
康峻濤